HOW专栏 | 兴富资本 王廷富:聚焦资源优势、专注企业价值



兴富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2015年5月创办兴富资本,以“股权投资+投资银行”双轮驱动的新模式快速发展,带领团队投资布局了数十家隐形行业冠军。
第四,我们希望目标企业已经或有能力建立起比较深的护城河,这样有利于保持更长久的竞争优势。
所以,回到我们的问题,热门赛道和隐形冠军是不相矛盾的。我们兴富在深耕赛道的过程中,追求的是长期价值,我们并不在意市场是否在聚焦或追捧这个赛道,但很可能过段时间隐形冠军所处领域也会成为热门赛道,那当这个赛道被追捧时,我们就有可能获得超额的收益。但如果你一直在看风口、追风口,不排除会出现高位接盘的情况。
所以说融资、融智并重实际上就要打造兴富的能力,让标的企业不仅仅是因为钱而选择我们,还有我们的体系化服务和协同支持,比如提供企业战略咨询、产业资源对接、高端人才引进、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企业规范诊断、资本运作指导等等。
王廷富:截至目前,我们投资了十家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业数据公司,还投资了十多家数智化应用公司,分别为医疗、金融、营销等场景的数智化应用公司。实践下来的效果是非常成功的,这些企业可以围绕数据雨林生态进行协同合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1+1 > 2”的效果。
第二个规划,计划联合万得信息、企查查等数据公司成立一个数据标注基地,专门服务我们已经投资的数据公司,也可以服务我们还没投资的数据公司。今年火爆的chatgpt,再一次燃起了大家对人工智能的高度关注。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数据标注好才能用来训练机器学习算法。数据标注是可以利用机器来自动标注数据,但同时需要人工不断地进行纠偏和对齐,这其中需要投入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和重复劳动。如果能建设好数据标注基地,可以集约化满足更多专业数据公司的需求。
于是,我们在2018年初复盘总结一期基金、二期基金时,发现虽然在并购投资上我们遭遇了挫折,但基金总体收益和退出还是挺不错的,主要是我们基金还投资布局了不少表现突出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数字智能化领域的翘楚。在梳理之后,我们就决定从原本的机会型打法转变成打造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暨高度聚焦数字智能化赛道,那到现在我们已经持续深耕五年多了。我们强调的是研究驱动投资,通过细分产业链梳理发掘优质标的,并串联起企业家投资人、已投企业,打造产业资源生态圈,构建“+合伙人”的滚雪球模式,让兴富资本在数字智能化领域构建越来越深厚的认知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从而使投资的偶然性或者说运气性的成功逐步演变为必然性的成功。
王廷富:我们这样说,投行的核心是交易,达成交易是关键,只有达成了交易才能获取中间费。通常而言,套利往往是投行常用的工具,很多时候企业的内在价值并非投行的关注重点。
创业投资,则是我们投资企业后,通过时间来获取企业成长价值,所以它的成功核心是要发掘企业的成长价值,进行赋能性投资。我们希望与所投资企业构建一个长期、共赢的关系,这是我们一直强调并倡导的价值观。
在形成自己的产业生态之后,一定要通过研究驱动投资。通过产业链的梳理来持续地发掘优秀的创业公司。我们通过深耕赛道挖掘项目,至今累计投资的70家企业有30%是水下项目,也就是说我们是这些企业的第一轮外部投资人,在我们投资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外部机构的投资。
专访兴富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廷富:发掘中国隐形行业冠军,企业从做强到做大需转变经营模式
近日,兴富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王廷富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谈及了如此定位的初衷、投资逻辑与方法论。
每日经济新闻 姚亚楠
近日,兴富四期基金“苏州中新兴富数智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最终关闭,认缴规模为15亿元,至此,兴富资本累计管理资金规模近七十亿元。
不同于有些PE/VC热衷于谈论热门产业、竞逐风口赛道,兴富资本希望发掘隐形行业里的冠军企业,做好它们的资本合伙人。近日,兴富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王廷富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谈及了如此定位的初衷、投资逻辑与方法论。
为何将发掘隐形冠军企业作为兴富资本的投资目标?王廷富解释道,当前国内经济正从高速增长步入新常态,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增长结构,隐形冠军企业是一个重要抓手,投资陪伴隐形冠军企业成长不仅具备经济价值,也具备重要的社会价值。“当然,从投资人最为关注的投资回报率来看,如果把握好投资时机,大部分隐形冠军企业能够为机构带来十倍以上的回报,收益不菲且更为稳健。”
记者注意到,沿循上述思路,兴富资本已投资人工智能数据资源和数据服务提供商海天瑞声,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制造商斯瑞新材等多个企业。通常,隐形冠军能够在单一产品、单一市场称王做强,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此类企业后续增长动力如何、做强之后能否继续做大是投资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在单一市场建立领先地位后,隐形冠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采取新战略来促进新增长。”王廷富告诉记者,多市场战略最为普遍,如线上线下渠道互通并行、境内境外双市场发展;其次,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战略也适用于新材料、加工制造等领域的企业,通过向产业链上游或下游的纵向一体化扩张以获得更多主动权;此外,拓展相邻市场,将业务延伸至周边相关领域的T型战略,以及打造综合服务平台,转型成为平台型价值链领导者的平台化战略都具备很强的参考价值。
王廷富认为,要实现从做强到做大的跨越,关键之处在于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即企业能否实现从交付型向赋能型跨越。
“交付型模式是一种利己型思维——我向客户交付多少东西和服务,是经济快速增长阶段适合增量市场的传统做法。而赋能型模式则是一种利他型思维——我帮助客户提高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下更适用存量市场的新做法。”他表示,隐形冠军主要是产业链中上游的2B企业,赋能客户的能力尤为关键,这种赋能可以是支持客户的业务创新,也可以是帮助其降本增效。当然,除了赋能客户,赋能代理商、渠道商和供应商甚至通过更高效的工具、更灵活的组织赋能内部员工都有机会推动营收规模的持续扩大。”
随着数据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其作为企业资产的价值也越来越高,王廷富提醒创业者,首先要有前瞻性地做好数据的合法合规工作,这是关乎企业立身与发展生命线的问题。目前国内有关数据安全监管相对滞后,企业更应尽早做合规筹划和安排,以确保获取数据的合法合规及正当性。“近年来大批科技企业崛起,它们掌握着海量数据,若不善管理将对公民个人隐私甚至国家安全产生诸多威胁。目前兴富资本在DaaS赛道主要投资商业数据、金融数据、产业数据等相关公司,对于个人数据公司我们仍抱有非常审慎的态度。”王廷富介绍道。
在DaaS领域,他尤为看重创业团队的产品化能力和共享协同思维,“能够把数据转化为客户需要的产品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比如,我们观察到DaaS若能和SasS很好结合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公司的爆发力就很强。而由于数据本身具备互联互通的特质,我们希望创业者能够与合作伙伴进行数据的共享、协同,挖掘各类数据的关联性,发掘其更大价值。”
多年来,我国制造业总量稳居世界首位,但从产业链分工来看,我国制造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在关键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存在劣势。近两年来,面对外部的技术封锁,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业安全格局被频频提及,“在各项宏观政策的支持下,我们看到过往关键技术卡脖子、产品利润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正有所缓解,当下本土制造业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正在加速成长。”
随着行业迎来利好,PE/VC机构对高端制造项目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纷纷加码投资,不少此前主投消费、TMT领域的基金也转道涌入。“大量机构涌入使得行业里出现了一定泡沫,部分项目的估值已经被推得很高。”王廷富认为,这对投资机构的研究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能够理性分析高估值背后的真正原因,更重要的是,投资机构要有能力更早捕获到优质企业,以更合理的估值更早投进去。
此外,能否为企业提供更多赋能也是制造业企业尤为看重的,“不同机构投资时给的钱是一样的,但能带来的资源会有很大差异,当好企业的资本合伙人,除了有充足的粮草、领先的洞见,还要有一定的整合能力,通过构建自身的产业生态圈为被投企业带去更多帮助。”王廷富表示。
在对具体项目投资的判断上,他认为,公司毛利率能否达到30%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毛利率低于30%的企业我们不会考虑投资,毛利率低说明企业在用低价拼规模抢市场,这样模式后续很难实现更大增长,我们更希望找到那些在技术、产品等方面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以较高的毛利率获得客户认可。”
此外,他认为投资的时间点也很重要,“最好的投资时机是公司产品刚刚得到标杆客户认可,获得行业标杆客户的认可能够证明产品的实力,此时销量尚未有大的飞跃,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是入手投资的最佳节点。”